“抢七”大战,Note7换购S7edge比iPhone7省2000!

http://www.smzswang.com时间:2016-10-24 10:43来源:中国数码招商网

  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,三星和苹果可谓是“绝代双骄”,一个立足安卓开放阵营,一个则秉承原创iOS,牢牢占据高端手机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。不仅是市场定位、产品档次和市场定价上两者比较相似,而且从迭代上来说,今年两个品牌也不谋而合地进入了“七”时代。

(2016年,三星、苹果“绝代双骄”同步进入“七”时代)

  在两者的竞争中,苹果比较幸运,因为在iPhone7系列发布的同时,三星阵营中折损一员大将:主打大屏商务的Note7因为电池燃损问题而被迫退市。这让iPhone7抢占了不少竞争的先机。不过,三星面对危机,反应也足够迅速,立即推出了Note7退市换购的一系列措施,其中,选择Galaxy Note7退货后,换购Galaxy S7 edge/S7的消费者将获得600元补贴(含退货补贴200元),这让三星和苹果的“抢七”大战再次增加了变数。

  目前,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球Note7召回工作正在进行中,对比主要市场的召回政策,三星在中国召回Note7的补贴措施力度超过全球其他市场,也体现出三星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中国消费者的诚意。而通过国内外市场的调查来看,Note7消费者十分积极的配合Note7召回措施,而绝大多数选择更换Galaxy S7 edge。

  Galaxy S7 edge是今年上半年,三星发布的定位为娱乐时尚领域的旗舰手机,采用了具有很高辨识度的三星独家双曲面屏幕设计,屏幕尺寸为5.5英寸的黄金尺寸,分辨率达到了2K级别,而支持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,则显著提高了日常使用的体验。因此,该款手机上市以来,一直位居热销榜的前列,在上半年的销售统计中,三星S7 edge凭借1330万台的出货量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智能手机,并荣获移动设备消费者选择奖评选中的全球最佳手机奖项。

  有道是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,如今Note7的退市虽然导致了三星产品线整体布局和营销上的被动,但对S7 edge来说却是难得的销售机遇。尤其是,三星采取了Note7换购S7 edge的高额补贴政策,让这款旗舰机皇更具性价比优势,在抢购和换购的双重驱动下,市场上再次掀起了一股S7 edge热销势头。

  最初,市场上主流的判断是三星Note7的退市,将会成为苹果iPhone7趁虚而入,抢占市场发展空间的重大机遇。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。因为,Note7与iPhone7并不是同一市场定位的产品,即使是S7 edge在性能参数、使用体验上也要明显优于iPhone7。

  从上面的参数对比可以看出,S7 edge无论是屏幕尺寸、分辨率还是运行内存、电池电量、防水防尘级别都远远高于iPhone7,iPhone7除了前置摄像头像素略高以外,几乎所有的硬件参数远远落后于S7 edge。而从售价上看,由于S7 edge可以享受Note7换购的补贴政策,在实际售价上要比iPhone7售价低 1300元!

  而如果想要使用iPhone7系列手机得到接近三星S7 edge的体验效果,则需要选择购买iPhone7 Plus版本,而从售价上可以看到,用户为此要多支出近2500元!

  当然,这还只是表面上简单的参数指标的比照。用户从Note7更换S7 edge几乎不需要任何适应过程,包括使用习惯、用户数据、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到无缝衔接、顺利过渡。而如果换购苹果手机,面对不同于安卓开放系统的iOS,用户还将面临数据的转移、使用操作的重新适应、应用程序的更换和学习等等一系列问题。对高端用户来讲,非常讲究使用体验、生活品质和时间效率的他们,面对这些问题恐怕会难以接受。

  由此可见,三星S7 edge依然是当前高端手机市场中当仁不让的旗舰,甚至因为Note7的意外而更加巩固了这样的王者地位。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可以看到Note7的全面退市,没有引发iPhone7销售的火爆和供应的紧缺,反而是S7 edge开始变得更加走俏。

  总之,三星与苹果的斗法,就像ATP网球赛上经常看到的一幕。当一名球星因伤申请了医疗暂停后,比赛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,一边倒的倒向对手。反而是很多时候,受伤的球员激发了更强的斗志,负伤击败了思想产生波动的对手。作为消费者、作为数码行业的观察者一定要清楚,Note7的退市只是三星一款产品的终结,却不是三星品牌的失败,三星品牌的创新能力则依然值得肯定。并且,通过及时调整营销策略,不仅为S7 edge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,也进一步提升了三星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。


   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数码招商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